如何满足电网企业利益光伏发电的终极目的是应用,离不开电网企业的强力支持,电网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光伏行业本身还要大,因此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顾及电网企业利益诉求是光伏行业早晚要考虑的事情,而且是必须考虑的。
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这份协议,对于双方来说是互利共赢。
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今天正式生效,有效期到2015年年底。高虎城指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即将迎来转型调整的机遇期。高虎城:中国的光伏产业仍然可以以绝大部分光伏产业承诺企业认为能够接受的价格,出口到欧盟一定数量的产品,这个数量会占到欧盟市场需求的相当的一个比例。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实施,意味着欧盟内部关于妥善解决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方案的相关程序已经完成。按照程序,欧盟还将在今年12月6日决定是否接受将此次价格协议作为此案件的终裁结果。
高虎城:光伏产品就中国来说,肯定会有一场组合和调整,因为无论是国内市场也好,国外市场也好,都竞争非常的激烈,这里边有技术的竞争,有价格的竞争,还有规模和效益的竞争,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都非常清楚,这是一次光伏产业一个整合,也是一次调整,而我本人认为,是一次升级和提高质量的一个机会。一些批评者指责欧盟对中国让步过多。这是因为设计者在他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工作室中打造,之后还得再运送到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家中
2010年1月11日,印度启动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国家太阳能计划。美国称,印度关于当地成分含量的规定对美国出口至印度的产品造成了歧视和限制。截至目前,美国和印度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框架下已涉及14起争端案件(包括美国诉印度的和印度诉美国的争端)。在该案之前,2012年4月12日,印度曾就美国对其部分热轧碳钢板产品的反补贴措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起投诉(DS436),目前该案已组成专家组。
2013年2月6日,美国将印度关于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但美国表示,对此次的双边磋商结果并不满意。
因此,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美国将提出成立专家组的申请。据中国商务部消息2013年8月4日,印度和美国结束了印度关于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措施案(DS456)的双边磋商程序瞿晓铧说,价格有了底线之后,大企业不再被中小企业牵着鼻子走。自2011年11月初美国光伏双反以来,22个月中,光伏产业经历了美国与欧盟的两次双反以及国内本土市场的快速扩容。
而配额也是参照上一年度的消费数量,如果差异超过10%,也将重新调整。光伏配额浮出水面据光伏企业提供的资料,《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产品价格承诺实施办法》中已明确配额的分配方式和标准,即将年度出口数量的60%份额按照企业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组件占我对欧出口光伏电池组件的份额进行分配;将年度出口数量的30%作为鼓励和重点支持份额分配给参加行业抗辩企业;将年度出口数量的10%份额优先用于扶持出口规模较小企业以及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的光伏电池出口。这三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光伏组件核心器件电池片环节受到的压力最深重,美国市场已被迫拱手让人,欧盟市场更考验光电转换率与使用寿命等技术性能,国内本土市场的政策导向在追求高效电池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达成的价格承诺方案中的价格和配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情况下,拥有自主品牌、研发实力、销售渠道的龙头企业将在欧盟市场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说,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施行,是我国光伏产业市场环境变化中最后一只落地的靴子。
我国与美国、欧盟的光伏争端,正是国内企业粗放扩张引发恶性价格战的结果。着眼整个产业的大格局,美国与欧盟这两大海外市场的遭遇虽不能动摇我国作为光伏产业大国的根基,但也说明加速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最后一只靴子落地自2011年11月初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端已出现三次重大事件,分别是美国与欧盟的双反以及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二是我国光伏产业前些年成倍增长的粗放的扩张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其实,52欧分/瓦已使中国与韩国等的光伏组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以此计算,一个100兆瓦的光伏电站增加的投资将达到400万欧元。虽从每瓦来看只增加约4欧分,但对建设电站的总投资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美国、欧盟及我国本土这三大市场占据全球市场总额约70%。
英利公共关系总监梁田介绍道。按照承诺内容,价格将参照彭博社上一季度的平均价格,当基准价格浮动超过5%时,将会重新调整最低价格。
以价格承诺取代高额反倾销税,有效避免了劣币驱良币,是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加快洗牌进程的正能量。56-57欧分/瓦意味着,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杀手锏已被废除,摆在中国光伏产业面前的只有强体瘦身一条路。
强体瘦身转型路王勃华称,认清此次价格承诺谈判对整个光伏产业的影响首先要对国内的光伏产业做出清醒的判断:一是我国能成为光伏第一制造大国,很大程度是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和局部技术领先三重优势叠加。王勃华介绍,《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24号文中已明确设置了光伏电池光电转换率、多晶硅综合能耗等行业准入门槛,就说明相关部门正在加速留强汰弱,主动规避劣币驱良币现象。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对记者说:当下的情况是,美国对我国的电池片征收双反惩罚性税收,所以采用第三方电池片后,我国光伏组件仍在对美出口;欧盟市场价格承诺之下,我国光伏组件将更多追求高性能与优良的售后服务;国内本土市场则是通过大规模扩张有力弥补了欧美两大市场的损失。规避劣币驱良币现象王勃华说,前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小散乱现象突出,不顾售后服务与产品质量的中小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反而发起价格战将龙头企业陷入困境。中欧价格承诺给中国光伏产业创造了转型升级的空间,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压力。在这些因素的深远影响下,未来数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已逐渐清晰。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需要静下心来,主动由规模低价型向品质高效型升级。据苏州阿特斯公司董事长瞿晓铧介绍,欧盟初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后,售价上升到了约52欧分/瓦。
至此,我国光伏产业再没有市场端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价格方面,约每瓦56欧分的最低售价也已基本确定。
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施行,使得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前景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基本消除美国、欧盟及我国本土这三大市场占据全球市场总额约70%。
强体瘦身转型路王勃华称,认清此次价格承诺谈判对整个光伏产业的影响首先要对国内的光伏产业做出清醒的判断:一是我国能成为光伏第一制造大国,很大程度是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和局部技术领先三重优势叠加。我国与美国、欧盟的光伏争端,正是国内企业粗放扩张引发恶性价格战的结果。最后一只靴子落地自2011年11月初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端已出现三次重大事件,分别是美国与欧盟的双反以及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当前,中国光伏产业需要静下心来,主动由规模低价型向品质高效型升级。
中欧价格承诺给中国光伏产业创造了转型升级的空间,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压力。英利公共关系总监梁田介绍道。
价格方面,约每瓦56欧分的最低售价也已基本确定。以此计算,一个100兆瓦的光伏电站增加的投资将达到400万欧元。
光伏配额浮出水面据光伏企业提供的资料,《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产品价格承诺实施办法》中已明确配额的分配方式和标准,即将年度出口数量的60%份额按照企业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组件占我对欧出口光伏电池组件的份额进行分配;将年度出口数量的30%作为鼓励和重点支持份额分配给参加行业抗辩企业;将年度出口数量的10%份额优先用于扶持出口规模较小企业以及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的光伏电池出口。以价格承诺取代高额反倾销税,有效避免了劣币驱良币,是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加快洗牌进程的正能量。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